找到相关内容672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忍辱可不是叫人憋着--法清法师

    做的有欠缺、不圆满。碰到问题,一定不要怨天尤人,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然后,再想办法去化解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冤冤相报何时了!转为善缘,才能拯救自己、解脱自己。 明白了忍辱是怎么回事,就应该知道,忍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676627.html
  • 问:什么叫阴德?

    时人所敬崇;其它又如唐朝悟达国师,曾耐心的守护身患病的西域僧人,因而召感救愈人面疮的果报;梁武帝因布施斗笠,而获得贵为帝王的好报。 「祸福无门,唯人自招」,一个人命运的好坏,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。修善积德,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、获福灭罪的机会;祸稔盈,就是为自己造作、轮回受苦的因缘。 古训言:「立荣名不如种隐德。」创造好的荣誉、高的地位、不如培植阴德。如袁了凡的改变命运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2277386.html
  • 随笔禅话——净化人心

    “恶念”在作崇,一念未净,杀念无尽。佛家的哲学观念,教导人净除恶念,没有恶念的人便是好人,也就是所谓“成佛”了。   人与人之间,常常碰到善缘,也时常碰到。因为本身信佛的缘故,对于存在,一定会发“善心”、“慈悲心”,去化导对方。如果用法律或报复手段,其结果是:“怨怨相报何时了”。中国人信奉儒家思想,儒家以“仁”为核心指导社会,若碰到能采用佛教“慈悲心”,则可“化解”了一场势纠缠,断...

    秦孟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3280255.html
  • 问:嫉妒心、不随喜心时而流露,如何修证?

    理性净化自己嫉妒心,二来不与别人结,最后的成功者,实在非你莫属。若能常如是思考反省,嫉妒心、不随喜心,即可日益净化。佛说四十二章经云:“佛言:恶人害贤者,犹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还从己堕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9473080685.html
  • 论“出家”与“在家”

    ,或是因此结上了。那不但害了别人,也影响了整个道场的声誉,实是大大地不妥。   《净名经》弟子品第三中说出家者有三:1,身出家而心未出家,此等是魔王派来毁灭佛法的魔子。2,身出家心也出家,此等...。2,口说修行,心也在修行。3,虽然口没有说修行,但却在真修行。   所以,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,日后就不会轻易地被他人所迷惑了。要看一个人是否为真行者,真出家人。那只要看他的待人之道,只要看他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2683186.html
  • 法清法师答:俗话说,士可杀不可辱!可佛家为何叫人修“忍辱”?

    冤家宜解不宜结,冤冤相报何时了!转为善缘,才能拯救自己、解脱自己。 明白了忍辱是怎么回事,就应该知道,忍辱表面上是吃亏,实际上是在还债,还有助于治疗自己的“嗔恚心”,同时也是检验...

    法清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1025585183.html
  • 花无心招蝶 蝶无心寻花《道德经》

    佛教里,这就叫作因缘法则。   比方说这里有一粒豆子的种子,这是因。耕田、播种、浇水、施肥,这是。发芽结子,则是果。的作用情况如何对果有极大影响。即便是因,加以良缘也可得善果,反之良因加也会...

    细川景一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33386226.html
  • 地藏菩萨的孝道

    识果,孝敬父母,止向善,离苦得乐。可惜众生业障深重,结恶习重,‘脱获善利,多退初心;若遇,念念增益。’罪业无尽,苦恼无尽,偏劳地藏菩萨,本无尽的悲愿,实践无尽的孝道;永远在六道生死中:‘上报四重...,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中,身为婆罗门女,因母信邪,不敬三宝,堕在道,而思挽救:‘遂卖家宅,广求香花,及诸供具,于佛塔寺,大兴供养’。承佛慈力加被,知亡母堕在无间地狱受苦,即‘为母设供修福,布施觉华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19204790018.html
  • 《地藏本愿经》中的“易行道”思想

    飘忽不定,很快就会退却。一旦遇到作恶的机缘,恶念又会随即增长。众生的恶习和罪性非常深重,刚从道中出来,旋即又再投进去。   有关经文:   ● 南阎浮提众生,其性刚强,难调难伏。  ● 南阎浮众生,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。  ● 我观是南阎浮众生,举止动念,无非是罪。脱获善利,多退初心。若遇,念念增益。  ● 是南阎浮提众生,志性无定,习者多,纵发善心,须臾即退。若遇,念念增长...

    云水

    |地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81714645.html
  • 长寿破瓦法听闻初探

    的各种图像,此即是属于因多生业习,七情六欲的业气化现而来的。此时,应凭借观世音菩萨的悲智双运愿行去化解,悲是一种无我利他的心态,世同所有苦难轮回的种因根本是我执,所有的都缘起于自我的执着、有我的纠缠,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。因此,要解除自我及他人的痛苦,就在于使我执化入空性,把所有的禁绝,这是真正的大悲。并使大悲心与空性配合,不生执着而任运自在与无生、无相、无愿三解脱相应,来成就化身佛的...

    释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1343186.html